中西方如何认识做梦?
大多数人都有梦想。 梦想是多彩的、阳光的,但也是晦暗的。 “帝王梦君,圣人梦圣人,圣人梦圣仆。” 梦中的情景会被人视为征兆。 有的人对梦有疑问时,可能会通过解梦来预测好坏。 帝王将相如此,百姓亦如此。 有梦想家和解梦者,但真正了解人为什么会做梦的并不多。
中国:《黄帝内经》
《黄帝内经》包括天文、气象、地理、历法数学、生物学、人类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等知识, 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,对人体的解剖、生理、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作出了较为系统的阐释,成为中医药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动力源泉。 当然,《黄帝内经》也从人类科学、病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梦,解释梦,从表象到起源逐渐了解梦。 它客观地对待梦想和梦想,为人们重新理解梦想。 在一定的帮助下,为多梦、梦证的诊治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,使科学的解梦方案成为可能。
《黄帝内经·灵枢篇》曰:“黄帝曰:欲闻邪邪,可何?启伯曰:正邪自攻之。 外,无安定。同时,随营守卫,随魂飞翔,使人不安和美梦;气在肠内,则外有余而不足。 内,气在脏腑,内多外不足。 启博说,邪气从外面侵入人体,有时没有固定的侵入位置和侵入方式,而是侵入脏腑,邪气侵入脏腑,并没有确定的侵入位置和侵入方式。 ,却是与营胃之气一起在体内扩散、循环。 ,使灵魂无法安定,使人焦躁不安,常常做梦。 若邪气侵入六腑,则说明阳气太高,内阴气不足; 邪气侵入五脏,则说明内阴气高,外阳气不足。
由上可知,《黄帝内经》认为人之所以能做梦,可以简单概括为“阴阳成梦”。 做梦本来就是一种病。
西方:弗洛伊德
在西方从事解梦研究工作,比较著名的应该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、心理学家、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。他促进了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,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心基础。他用梦来分析人的心态,认为梦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,而且是一种愿望的满足,一种释梦的科学程序是可能的。按他的观点,人之所以会做梦,是由于无意识的欲望受到超我的压制,不能以本来的面目出现,为了通过超我的检查,它不能不化装以寻找自己的替代物,由于无意识的欲望到了它化装了的面目出现,就是“梦的变形”。
通俗地讲就是人之所以会做梦,是由于受抑制的愿望在强求存在,人会被社会上的风俗、习惯、法律、道德观念等的压制,或被自己的行为规范所克制而无法表露的原本念头,通常入睡后,以做梦的方式来满足与补偿,梦中之满足愿望,与精神病之起源于满足愿望者,是同一馘理。根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,梦是精神病的初型,是人的无意识得以表现和发泄的一种方式。